跳到主要內容

B5 L9 老子選學習講義

班級:________ 座號: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前情提要──寫作背景

春秋晚期,鐵器普及,農業發展,手工業興起,商人結隊周流四方,經濟發展迅速,巨商大賈與國君分庭抗禮,社會急遽轉型。而室衰微,政在霸主,大國爭霸,小國爭地,侵伐不絕。初的一千八百多國,只剩下一百四十餘國。諸侯驕奢淫佚,加重剝削,人民疲憊。士階層崛起,私學出現,庶民議政,百家爭鳴。此時,主張政府不干涉人民生活,消除戰爭,少私寡欲,嚮往小國寡民社會的老子思想出現了。

一、老子(【 】家代表人物)其人、其書簡介

老子

職守

1.     史記中說老子是「守藏室之史」或「柱下史」。「守藏室之史」,即主管藏書室的史官。該藏室在殿柱之下,所以又名「柱下史」。相當於今日的圖書館館長。

2.     史記:「孔子,將問【  】於老子

老子

騎牛

出關

函谷關的守關者尹喜,是周朝大夫,擅長神仙導引與天文星宿之學。老子往西來到關卡,尹喜先由望氣得知將有得道真人會經過此處,於是用心等候,遇到了老子老子見此人不俗,就為他寫下著作。另外又相傳老子西行出關時,尹喜看見有一團紫氣向關卡而來,不久後老子果然乘一頭青牛來到了函谷關

道德經

老子又稱道德經,這是取上篇道經第一句「道可道」,下篇德經第一句「上德不德」,「道」、「德」二字以為書名。「經」本是儒家典籍的專用詞,其他各家的書大多稱「子」。漢代,崇尚 之術,景帝覺得老子義理很深,於是改老子為「經」,老子開始稱「經」。

道德經字數

老子全書的字數,史記記載是「五千餘言」,我們常稱「【 五千言 】」或「五千文」,是取其整數。

道德經思想

 

道︵核

心︶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有一個混然完整的實存體,在產生天地之前已存在。寂靜空虛,無法聽見看見。獨立自存永不變滅,循環運行永不疲倦,是天下萬物的根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而稱之為「道」。)

1.    老子思想以「道」為核心,認為「道」是萬物的根源,天地萬物都由「道」產生。

2.    「道」是混然一體、恍恍惚惚、超越了人的感官知覺的真實存在。無聲無形,是宇宙唯一的、絕對的,不隨物質的變化而消失,也不因外在的力量而改變。

修身

1.    守柔不爭處下:萬物「柔弱」時充滿生機,難以摧毀;「剛強」反容易折毀。「不爭」,指不將成果占為己有,以消弭私心欲望。「處下」,則謙卑容人化解紛爭

2.    致虛守靜:「道」體「虛狀、靜態」,所以含有無限創造發展的可能。體現在人生上,就是要虛懷若谷、清靜無欲。

3.    反璞歸真:反對智巧心機(絕聖棄智),認為心智會產生巧詐。希望人回到質樸純真的狀態,以減低私心欲望。

政治

自然無為:「道」以其自然而然的狀態為依據,不對萬物干預(無為),讓萬物順應自然。體現在政治上,就是執政者輔助人民,不約束強制人民。

道德經文學

文筆簡練,擅長以具體的事物、生動的譬喻來說明抽象哲理。

韻散結合,音調和諧。如:「知其榮,守其,為天下。為天下,常德乃,復歸於。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前六句韻文,末三句散體。

善用排比對偶回文等手法,靈活多變。

道德經影響

黃老治術

戰國時期興起的學派,假託於黃帝老子)。特點是 結合,提出「道生法」的觀點,並把老子的清靜思想運用於治理國家,形成「 治術」。此派學者主張以法治國,賞罰必信,指出「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君王治國掌握要領即可,不要做過多的干涉。

道教

東漢道教形成,規定信徒誦習老子老子書有「長生久視之道」,練形長生,成為道教哲學的中心思想。

三玄

玄學(談論玄虛的道理。 時代,文士發揮 思想,融合周易而形成的一種思潮)盛行時,老子為「三玄」(老子莊子周易)之一。

    

二、國學常識

(一)先秦諸子散文(哲理散文。先秦散文大致分為:哲理散文、歷史散文)

 

書名

別稱

作者

主要思想

文章特色

老子

道德經

李耳

「道」為核心,自然無為,守柔不爭處下,致虛守靜,返璞歸真

充滿智慧且文采優美,【 五千 餘言

莊子

南華

()

莊周

強調逍遙、忘我,追求個人絕對的精神自由,反對後天的人為造作

想像玄,文筆靈活奔放,多用寓言

論語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大多篇幅簡短,為以談話和問答為主的語錄體

孟子

 

孟子及弟子

推仁至義,人性本善,民貴君輕,尊王賤霸,重義輕利

語錄體雄辯奔放,詞鋒犀利,氣勢磅礴。善用寓言、譬喻、排比

荀子

孫卿

新書

荀況

孫卿

以禮為宗(隆禮),標人性本惡,矯性靠積學(勸學)

一篇一主題,以專題議論建立一家之言。體製宏偉,善用譬喻,析理精微

韓非子

 

韓非

集法術勢大成,君無為,法無不為

以專題議論建立一家之言,結構嚴密,議論透闢,詞鋒犀利,並善於運用歷史寓言

墨子

 

墨翟及弟子

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賢、節用、節葬、非樂、非命

以專題議論立一家之言

公孫

龍子

 

公孫龍

「堅白」之辯,白馬非馬(早期理則學)

以專題議論立一家之言

呂氏

春秋

呂覽

呂不韋編撰

結合 陰陽 ,取法自然而求合世用,切近理想而不違事勢

以專題議論建立一家之言

補充

論語樸、孟子雄、莊子奇、老子

(二)先秦歷史散文

【  尚書

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散文。多為君臣言論、官方文告。因年代久遠,故覺其文章古奧難懂

【  春秋

中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史書。魯國紀年、史為中心,而旁及同時代諸國歷史。一字中常「寓褒貶,別善惡」,被後世尊稱為具有「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   】

編年體史書。闡釋春秋之「傳」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史學、文學名著。詳於記事,特別擅於描寫戰事,又能以簡練的語言描繪紛繁的歷史事件,刻劃人物生動逼真

【  國語

中國現存第一部國別體史書。以記言為主,記事為輔,記春秋八國的史事

  戰國

國別體史書。內容多為戰國策士縱橫捭闔的談說與謀議。長於敘事,人物刻劃生動,委婉善諷,氣勢縱橫,對話生動,並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及譬喻

、歷屆試題

1.下圖為某搜尋引擎的查詢記錄,若點選這三個檢索詞,則所搜尋出的文獻資料,最可能的交集對象是:                                   92指考】

(A)孔子、孟子(B)老子、莊子(C)屈原、賈誼(D)韓愈、柳宗元

答案 (B)

解析 「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與「與時遷移,應物變化」是道家的處世之道。老子、莊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故選(B)

2.下引各文句,據文意判斷其學派歸屬,排列順序正確的選項是:                                                                                                                  98指考】

()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去規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廢尺寸而差短長王爾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術拙匠守規矩尺寸則萬不失矣 奚仲王爾兩位古代巧匠

(A)道家/儒家/法家(B)儒家/墨家/法家(C)道家/法家/墨家(D)儒家/墨家/道家

答案 (A)

解析 ()可以把握的線索是「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即為道家。出自莊子 外篇 天道。語譯:聖明的人心境是多麼虛空寧靜啊!可以作為天地的明鏡,可以作為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天地的基準,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可以把握的線索是「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即為儒家。出自孟子 滕文公下。語譯:假設現在有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尊敬兄長,恪守先王之道,用這種生活態度來教育後輩求學的人,但這種人卻無法在你這裡獲得尊重,沒有俸祿。你為什麼看重各類工匠而輕視遵行仁義的人呢?

()可以把握的線索是「守法術」、「守規矩」,即為法家。出自韓非子 用人。語譯:拋掉圓規方矩而妄用個人意念揣測,連造車好手奚仲也無法造出一個車輪;廢除尺寸而胡亂目測長短,即使是巧工王爾,合乎標準的機率也少之又少。讓資質中等的君王掌握法術治國,讓才藝拙樸的工匠守住規矩尺寸做工,反而能夠萬無一失。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