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影片:按我!按我!
臺中市私立弘文高級中學 114學年度 第一學期 課程規畫表
課程名稱 (英文) | 微酵世界 The world of microbe and fermentation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加深加廣選修 □補強性選修 □彈性學習 □團體活動 | |||||||||||||||||||
課程說明 | 本課程係針對對微生物及生物技術有興趣的學生所設計的基礎微生物學課程,內容從基本的微生物實驗室的瞭解、微生物實驗入門如染色法、抗生素檢查、微生物的分離、純系化及計數,進而討論微生物的生長、控制,並做水的採樣、水中總菌落數。透過此課程能對微生物基礎實驗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作為將來大學修習生物相關領域之基礎。 | |||||||||||||||||||||
授課對象 | 高中部普通科 | |||||||||||||||||||||
任課老師 | 劉岳河,柯欣志共同授課 | 課程時數 | 每週 _2_ 節,共 _2_ 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修課人數 | 30 〜 36人 | |||||||||||||||||||
學習目標 | 1. 認識微生物實驗室各種的器材,藥品,試劑及學習器材操作方法。(認知,技能) 2. 了解微生物的應用。(認知) 3. 強化學生課程學習統整能力。(認知) 4. 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分工之能力。(情意) 5. 實驗操作及練習資料搜集與辨識。(技能) 6. 建立學生口頭報告與表達之能力。(技能)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本校 | □品格形塑 ■邏輯思辨 ■溝通表達 □人文關懷 □全球視野 | |||||||||||||||||||||
課程架構 | 1. 瞭解微生物實習的各種器具之使用方法。 2. 瞭解微生物的培養及觀察方法。 3. 瞭解微生物的檢查方法。 4. 瞭解微生物的應用方法 5. 學會操做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學會基本微生物培養。 6. 能夠知道資料搜集與辨識。 學習團隊合作與溝通及練習口語表達技巧 | |||||||||||||||||||||
與其他課程 內涵連繫 | 縱向 | 教育學群:生物學 | ||||||||||||||||||||
橫向 | 微生物學、生物學、公共衛生、食品科學、動植物學 | |||||||||||||||||||||
教學方法或策略 | 講述法、示範教學、小組操作、小組討論報告 | |||||||||||||||||||||
學 習 評 量 | 質化 | 能清楚表達學習的內容;能學會器材操作
| ||||||||||||||||||||
量化 | 1. 小組實驗操作(50%):a. 課堂參與表現(10%) b.實驗流程及器材的操作(20%) c. 小組間的互動(20%) 2. 小組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50%):a. 學習單書寫(25%) b.口頭報告(25%) | |||||||||||||||||||||
課程預期產出 | 校園水質檢測、學習歷程檔案 | |||||||||||||||||||||
大學學群對應 | □大眾傳播學群 □工程學群 □文史哲學群 □外語學群 | |||||||||||||||||||||
大學相關科系 | 1.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獸醫、藥學、護理、醫學工程、公共衛生、醫事技術、 醫學檢驗、衛生教育、食品營養 2.生命科學學群:生物、生命科學、生物科技、生物工程、植物病理、昆蟲系、微生物學系、食品科學系 | |||||||||||||||||||||
規劃內容 | 週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 8/30(週五)開學 | ||||||||||||||||||||
2(9/4) |
| 高三模考1 | ||||||||||||||||||||
3(9/11) | 課程說明與介紹實驗室安全講給你聽 | 1.課程單元流程介紹、分組、器材介紹 2.實驗室安全、生物安全實驗室 | ||||||||||||||||||||
4(9/18) | 微生物是甚麼
| 1. 簡單介紹微生物的種類,大小,應用 2. 分組討論要報告的主題 | ||||||||||||||||||||
5(9/25) | 學生分組報告 | 1.五大主題:細菌,藻類,原生動物,病毒,真菌及微生物的應用 2.報告內容: 以ppt方式,內容須有型態、特性、疾病或用途等等 | ||||||||||||||||||||
6(910/2) | 培養基的介紹與滅菌方法 | 1.介紹培養微生物常見的條件 2.介紹培養基的種類 3.常見的滅菌方法 | ||||||||||||||||||||
7(10/9) |
| 第一次定期評量 | ||||||||||||||||||||
8(10/16) | 實驗一 培養基製備
| 1.製備馬鈴薯固態培養基 2.製備NA培養基 3.製備NA試管培養基 | ||||||||||||||||||||
9(10/23) | 實驗二 培養基的倒置與平板畫菌 | 1.倒培養基製培養皿 2.微生物的分離-畫菌培養法 | ||||||||||||||||||||
10(10/30) |
| 高三模考2 | ||||||||||||||||||||
11(11/6) | 講座 | 預計安排亞洲大學基礎醫學暨生物技術學系 陳宗祺教授演講 | ||||||||||||||||||||
12(11/13) | 實驗三:微生物的分離 | 1.完成學習單(實驗二)--觀察同種細菌在不同培養基下的型態 2.微生物的分離-塗佈系列稀釋法 | ||||||||||||||||||||
13(11/20) | 實驗四:介紹簡易細菌分類法 | 1.革蘭氏染色(kit) 2.顯微鏡觀察結果 3. KOH快速鑑定G+,G-
| ||||||||||||||||||||
14(11/27) |
| 停課一次 | ||||||||||||||||||||
15(12/4) | 實驗五:細菌對氧氣需求之測試 | 1.穿刺接踵G+,G-,益生菌於tube medium 2.用雙氧水快速檢測細菌對氧氣的需求 3.介紹抗生素作用在細菌上的原理 | ||||||||||||||||||||
16(12/18) | 實驗六:細菌對抗生素之測試 | 1.檢測市售化學性殺菌劑的抗生能力 | ||||||||||||||||||||
17(12/25) |
| 停課一次 | ||||||||||||||||||||
18(1/8) |
| 學習單整理報告,完成歷程檔案 | ||||||||||||||||||||
環境與教學設備需求 | 1. 上課地點:生物實驗室 2. 器材:三角錐形瓶,塑膠培養皿,移植環,nutrient broth(NB)1罐, NB 培養基 1罐,洋菜粉,試管,試管塞,75%酒精噴瓶,1c.c指形管,電磁爐,秤藥紙,鋁箔,秤藥台,微量吸管等普通微生物學常用設備 |